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岗
| 1.主要从事饲草作物功能基因组与遗传改良研究,重点开展饲草作物优异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基因编辑等育种新技术开发与利用。
2.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代谢途径改变等合成生物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组学层面上精准解析合成生物学产品的合成特征,从分子水平识别人工细胞或生物组件对底盘生物的影响,阐明合成微生物风险形成机理,构建基于合成生物研发与应用过程的关键环节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的特征解析关键技术。
3.利用基因组挖掘、抗性基因导向、异源生物合成等技术,发现农用活性物质,研究生物合成,构建细胞工厂,为生物农药的创制和生物育种提供资源。
4.开展微生物与宿主分子对话、共生体系建立、营养转化等互作过程中的信号响应机制,构建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提高产量和增强品质的微生物功能菌株。
5.开展农业微生物起源进化、生物多样性、复杂群落结构等组学研究,构建和开发适用于作物营养转化、病虫害防控、污染环境治理等领域的人工微生物组产品。
6.开展智能化人工回路设计和高适配微生物底盘创制研究,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优质蛋白替代、人造肉/人造奶/人造脂肪/风味物质等组合合成产品,以及二氧化碳或氮气为原料的人工合成淀粉/蛋白等重大产品。
7. 研究建立基于多组学生物育种产品验证评价技术,主要针对植物用微生物生物育种新技术新产品,重点开展表观组学分析,并通过技术流程优化与算法创新,实现表观组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阐明生物育种产品性状机理的同时,揭示其潜在风险因子形成机理。
| 5
| 生物学(0710),作物学(0901),园艺学(0902),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植物保护(0904),草学(0909)
| 博士研究生
| 不限
| 博士后出站、
留学回国、
社会在职人员、京外生源应届毕业生(1名)
| 掌握本领域研究前沿,具有相关领域代表性成果。京外生源应届毕业生可长期驻海南从事生物育种田间工作
|